我在红楼修文物_分卷阅读_241
“琏二哥,年府既问,想必也有对方的道理,咱们要是不出面,便也永远不知对方葫芦里卖得究竟是什么药。不如干脆大大方方地展示一二。”石咏抱着一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
如今他已经从贾琏口中略知一些一捧雪的经历,晓得当初贾家还在金陵织造任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觊觎这只玉杯。但是此后那么多年,却再也没有人提起,直到前日里年羹尧见贾琏,才终于又问起了“一捧雪”这三个字。
一捧雪,和它所知的那些《天水冰山录》之外的宝藏,以及石家的二十把旧扇子,外人究竟知道多少,又都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呢?所以石咏无法置身事外,不得不随贾琏一道去看一看。
于是两人一道去了年府,贾琏递了帖子,只说年大将军昨日见问,他今日是来回话的。门房问过了贾琏名姓,就将贾琏与石咏二人一起带到了年府上一间空屋子里。两人一处坐了一会儿,就有上回来见贾琏的一名大管事出来见贾琏,还带了一名琉璃厂珍宝斋的老掌柜,姓孔。
这名孔掌柜却认得石咏,他日常使用的老花镜与放大镜,都是石咏替他置办的,因此孔掌柜没见过贾琏,先来向石咏行礼,还顺便帮年府管事介绍:“这位是我们古董行当里的行家,石大人。”
贾琏也帮着石咏向那位管事介绍:“上回年公所询的‘一捧雪’玉杯,下官回去查问了一番,却发现这枚玉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打碎,数年前下官将其交给了茂行,由他将这枚玉杯修起,如今便是这副模样。”
年府管事与孔掌柜听说“一捧雪”这样的宝物,竟又是被打碎,又是被修起的,都吃惊不小,一起聚过来看。孔掌柜见了那只盛放宝物的玻璃匣子,已经叹为观止,待石咏将经过修复的一捧雪玉杯取出来,托在手中,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终于得出结论:“是……真是‘一捧雪’,真是它……”
接着他万分惋惜地对贾琏说:“贾大人啊,这枚传世玉杯,怎么就被府上打碎了呢?”
贾琏挠挠后脑,说:“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总之我找到它的时候,就已经是碎片了。”
孔掌柜惋惜地摇了摇头,道:“这件东西,若是当初没有碎,放在我们珍宝斋寄卖,少说也能给您卖出一万两银子去,这么有名的东西……”他在打广告之余不忘顺便恭维一下石咏,“若是放在石大人他们那个拍卖行,行情更且不止这么些……可惜啊可惜啊,如今……什么都说不上了。”
石咏耳中听着孔掌柜大叫可惜,眼见着一捧雪那片碎片微微颤动,连忙又咳嗽几声,紧跟着向几人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冬日里烧了炕就一直嗓子发干,扰了各位了。”
余人都说没事。孔掌柜又仔细地将那玉杯的修补痕迹一一看过,道:“石大人这真是修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可是……你为什么不将这最后一片碎片也一并修起呢?”
石咏当然不好说这是这枚文物本身自己的要求,只能斟酌着解释,说:“这玉杯碎了就是碎了,但即便是残缺的古物,在我眼中,也极具美感。为了让观者能感受到这种美感,我才刻意将这枚碎片单独摆放。其实将这最后一枚一起拼上,也是做得到的,但似乎便没有那么美了。”
年府的管事却似乎完全不在乎这古董的价值与美感,一味只关注这玉杯碎裂时的状况,絮絮地问了贾琏不少关于这玉杯被打碎时候的情形,包括当时织造府有没有将案子报给应天府等等,事无巨细。贾琏有的还记得,有的记不起了,只大约描述了一番。
管事便又转向石咏,问起石咏将这玉杯修起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样。石咏答:“能有什么异样呢?当时不过是捡了二十几片碎玉,随手拼了做耍的,也没曾想真能拼成一只玉杯的样子。哦,要说异样,只有这一件,”他伸手指着玉杯杯身上一条玉筋,道,“刚开始见这玉杯周身晶莹剔透,是稀世之珍,却没想到检查碎片,才发现这里有一条玉筋。若没有这条玉筋,这件器物放在我的拍卖行,可以拍到十万两;有了这条玉筋,就绝拍不了那么多了,最多四万两;可是偏又碎了……”
他言语中的惋惜溢于言表,旁边孔掌柜也一副心中暗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的表情。然而他们说的这些,贾琏和那管事却完全不懂。当真是隔行如隔山,石咏长长一番话,完全是鸡同鸭讲了。
年府管事咋舌半天,方应道:“请各位在此稍候,我去向年公禀报一声。”说着便去了,少时年羹尧过来。
这年羹尧一进屋,顾不上与贾琏石咏他们等人见礼,只淡淡瞥了一眼桌上摆着的“一捧雪”。
石咏只看他这一瞥之后的眼神,便知年羹尧对这只玉杯已经绝无兴趣。他规规矩矩地起身,站在贾琏身旁,一起与年羹尧见礼,只觉年羹尧的眼神飘过来,颇为随意地问:“又是你?”
石咏赶紧道:“是,早先在雍亲王府上就见识到了年大将军的风采,只恨无缘与年大将军多说两句……”他一番恭维话唠唠叨叨,如车轱辘似的便说了下去,身旁贾琏直侧目。年羹尧却不耐烦了,只淡淡地“嗯”了一声,随即转向贾琏。
“真是难为你,竟然费这么大的周折,将这东西送来。”年羹尧声音平平的,“不过既然已经送来,不如就留在年某人这里吧!”
石咏赶紧轻轻地咳嗽两声。
贾琏想了想,往石咏那边看去,见石咏无所谓地点了点头,便道:“难得年大将军对这件物事如此喜爱,请将军尽管收起。只恨当初那盗贼可恶,昔年竟将这样一枚珍物打碎了……”
他还未说完,年羹尧已经哈哈大笑,伸手拍拍贾琏的肩膀,故作亲热地说:“只是一个玩笑而已,阁下真当我年某人是这等贪图小便宜之人么?你既如此爽快,我又怎好夺人所爱,这枚物事,还是交还阁下吧!”
他说着对身旁的管事说:“替本将记下,贾府的这个小朋友,我算是交下了!”
这话说完,年羹尧举手告辞,没有半句废话。这边管事便也敦促着贾琏与石咏两个将东西收拾了出府。
两人走出年府,彼此对视一眼,这才松了一口气。贾琏释然地道:“这回总算没得罪这一位。”
说实话这石咏背后也是出了不少冷汗。他刚才就是赌年羹尧是出言相激,不是真心想要这枚玉杯,所以才怂恿贾琏大方了一把。但若是歪打正着,年羹尧顺水推舟地接受了,他可真的哭都没处哭去。
不过石咏刚才也不是全无把握地赌了一把,他是见到了年羹尧的眼神,便猜他已经对“一捧雪”完全失去了兴趣,开口向贾琏讨此物只是最后试探一把,看这东西在贾琏等人心中是否还有价值。若是“一捧雪”在贾家人眼里都已经没什么价值,年羹尧更加不会要。要知道,这年头,人情往来都是要还的,年羹尧怕才是懒得欠贾府什么人情,才会有这么一出“玩笑”。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关已经过了,年羹尧不会再强讨“一捧雪”了,石咏一颗心完全落了地。
贾琏当即将那只盛在玻璃匣子里的一捧雪交还给了石咏,道:“茂行,这东西理所当然该是你的。尽管拿去吧!”
石咏想起早先年府管事问过贾家在金陵织造时候的事情,便提醒贾琏在金陵暗中打听一下旧事,看看这消息是不是从金陵传扬出去,传到年羹尧耳中的。毕竟年羹尧是凤阳府人,故乡与金陵也不算很远。
贾琏应了,约定明日再见一回石咏,他需要再问一些其余的事。石咏哪有不应的,当下两人别过,石咏带着一捧雪,匆匆赶回椿树胡同小院去了。
第315章
待到石咏将盛着一捧雪的玻璃匣子抱回家, 刚好石喻来寻他说话。石咏便将玻璃囊匣抱至东厢,先去与石喻将家事都一一说过, 这才赶回东厢。
这会儿一捧雪也哭得差不多了。武皇的宝镜无奈地道:“朕怎么劝它都不听, 都说了咏哥儿指定是以退为进, 故作姿态以便绝了对方的指望。这不, 那边这才没有再强留它么……”
石咏一竖大拇指,心里赞这武皇虽没有亲见当时的情形,只是听一捧雪回来以后转述的只言片语, 就猜出了自己的全部心思。
一捧雪依旧委屈万分, 道:“咏哥儿还说我身上那一道玉筋,说没这道玉筋我能值十万两银子, 有了这道就只剩四万两了……怎么了?人家就不能有点儿个性了?”
石咏:……搞了半天是为了这个!
红娘也在旁边劝:“你看看你好好一个玉杯, 总该有点儿‘源自和氏璧,传世奇珍’的金贵样子, 如今却总哭哭啼啼的, 连人家安姐儿和沛哥儿都不如, 你羞也是不羞。”
还是这话有点儿效力,一捧雪被红娘捧了捧,心气儿稍微顺了些, 哭声也渐小。
可就在这时, 石咏一推东厢的桌面,一脸惊讶地站了起来。与此同时,武皇的宝镜吃惊地道:“咏哥儿……”
石咏耳边隐隐地传来木鱼响。
东厢里几件文物全部听见了外头的动静,连一捧雪也止了哭, 只听外头念了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那声音就如在耳边,听得如此真切。“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1!”
石咏一个激灵,披了外头的大衣裳,赶紧出门。依稀听见武皇的宝镜在背后说了句什么,但他也没顾上,径直出了椿树胡同,踏上琉璃厂大街,立在店铺林立的街道上两下里观望。果然见迎面行来一僧一道,癞头和尚手中敲着个木鱼,微闭着双眼,一面走,口中一面喃喃自语。但是石咏如今站在琉璃厂大街上,反而听不见木鱼声与适才的人语声了。
癞头和尚身边是个跛足道人,手中持着一柄铜镜。石咏紧紧地盯着那柄铜镜,只见铜镜上錾着“风月宝鉴”四个篆字。他只管傻看着,那跛足道人已经来到了石咏面前。大约上一回相见,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这回这跛足道人完全没将石咏认出来。相反,他冲石咏和善地道:“小哥是这琉璃厂收古董的吧!对不住,我这镜子可是宝贝,不卖!”
石咏:……
果然自己并非同道中人,自己当年收了两人的定金却没交货,这么多年之后,这一僧一道却认不出来了。
这一僧一道就这么从石咏身边经过,那和尚始终敲着木鱼,而道士偶尔会拉住个路人随口问道:“阁下可有冤业之症否?”
被拉住之人往往啐一口那道士,骂一句“有病”,然后匆匆离开。
石咏立在琉璃厂大街上,一直到这一僧一道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慢慢转回椿树胡同,回到东厢。
东厢里武皇的宝镜已经在自我检讨:“刚才那一刻,朕本来想让你带着朕这面镜子一道出去的。可是后来才想起,要是朕一起出去了,那一僧一道反而更容易发现咱们。”
石咏点点头:“他们又得了一面风月宝鉴,所以这一回不是来找你的,也不是来找我算旧账的……他们已经连我的样子都记不得了。”
不过石咏距离当初修武皇的宝镜那会儿已经确实多少有了些区别,当时他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人,如今他已经娶了亲,有了子女,将弟弟抚养成人,同时他的唇上也开始蓄起一点短须,免得他看上去太过稚嫩,没有半点官威。
“风月宝鉴啊……”武皇的宝镜也陷入沉思。
“你说说看,风月宝鉴,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想了半天,没有头绪,便突然发问。
石咏只能尝试回忆红楼原书中关于风月宝鉴的描述,想了半天只想起贾瑞那一段,但那一段实在有些不纯洁,他只能试图委婉地向东厢里的众物解释:
“那风月宝鉴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是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据说只能照反面,千万不可照正面。”
“但万一照了正面又会如何?”宝镜不依不饶地问。
“……这个,”石咏有点儿尴尬,只能斟酌着说,“比如有一名心中存了淫思邪念之人,照了反面,便见一只骷髅,但若是照正面,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佳人……”
“朕明白了!红粉骷髅!”石咏这样一提,武皇的宝镜已经将这因果全明白了,“这风月宝鉴镜中所见,颇含佛理,看来那警幻仙子也不是等闲之辈。”
但是宝镜明白了,其他人都还迷茫着,宝镜只得慢慢解释:“这宝鉴的正面,所映出的,便是人心中所存的渴望,如咏哥儿所举的例子,好色之徒,便自然见到一名美人,没准还能梦见与美人共赴巫山云雨什么的;但是那宝鉴的反面,才是真正以佛家万物无常的眼光去看待,红粉娇颜,待百年以后,不过一具骷髅而已。”
“所以这宝鉴只能照反面,看透了反面,便是看透了贪嗔痴念,若是只照正面,自是沉溺温柔乡无法自拔,这风月宝鉴,便没什么用了!”
说到这里,武皇的宝镜冷笑道:“朕倒不知道,朕的这面宝镜,竟还曾做这个用途。这和尚道士,施得好幻术。”
石咏想:不过总算可以放心了,此前宝镜所担心的一僧一道,看起来并不是专为宝镜而来的,他们甚至连石咏的样子都认不出来了。
“不过,要做这么一面宝鉴,也挺简单的。咏哥儿,当初你从朕这面镜子镜身上取下来的‘风月宝鉴’那几个字,如今还在吗?”
石咏听了心想:难不成武皇的宝镜还有兴趣再装一回风月宝鉴不成?
然而他却只能老实回答:“不在了。当时将那四个篆字卸下来之后,我明明记得将几个字放在桌上,回头去找就不见了。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后来我琢磨这可能就是封印什么的,一旦从镜身上取下来,就没有法力了。”
武皇的宝镜听了,终于“唔”的一声,道:“也无所谓了。只消知道这个道理,对方渴望着什么,你便给他看这东西于虚无处是什么样子,这效果便达到了。
石咏想想,也是。只是武皇的宝镜难道依旧有这个兴致,想要去充当风月宝鉴么?
第二日,石咏依约去见贾琏,但是等了一阵,贾琏始终未至,倒是兴儿匆匆赶来,对石咏行礼道:“石大爷,请您再稍等一会儿,我们爷马上就到。”
石咏赶紧问:“是府上出了什么事了么?”
兴儿已经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一面跑一面远远冲石咏摇手:“石大爷,我们府上没事,是东府敬老爷宾天了。”
石咏没想到贾琏回家几日,竟遇上了贾敬过世。想那贾府能出面操持事务的人本就少,贾琏还不得多帮着一二?即便这样,贾琏还惦记着要来见他,足见有要紧的事儿要与他说。
果然,少时贾琏过来,已经换了素服,见到石咏,连连为来迟而致歉,但是不知为何,石咏却总觉得贾琏面上稍许透出几分释然之色。
“伊都立大人已经准我留下来帮着料理一二。但是头七之后,我就要启程回山西去了。内子与孩子们都在山西,在京里待久了我放心不下。”
贾琏在石咏面前,总算是长长舒了一口气,稍许能说两句真心话:“我家东府那里,原本已经着实闹得不堪,但如今借着这办白事的缘故,许是能收敛一阵。”
原来宁国府贾珍那里,的确是每况愈下,府中奴才往往有借势行凶、作威作福的,贾珍也丝毫不管,只一味饮酒寻欢作乐。贾敬则一心想修个神仙,更加不理会家中俗务,一味修炼,以求飞升,如今终于飞升了。
石咏听贾琏说得虽然隐晦,但对宁府的不满已经无法掩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只有贾敬过世,贾珍等人守孝三年,或许才能将这些人稍许约束一二。
他只能点头道:“看着如今京中的情势,贵亲恰于此时治丧守孝,待三年之后再说,可能确实……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贾珍等人当真肯乖乖守孝么?
贾琏便低了头,小声问:“兄弟,哥哥这次回京,多少也听说了些那郑家庄的事,是否,是否那……”他一面问,一面伸出两个手指。
石咏点点头,贾琏便扭过头去,面上不知是喜是悲,隔了半晌,方道:“早年贾家在这位身上,付出甚多,如今回首,当真是不值得……”
这便是直承贾府早年曾经趟过夺嫡的浑水,如今看来,曾经的那些付出一起都付之东流了。
“……然而东府那边却还只信着弘皙阿哥!”贾琏小声说。
石咏只能搓搓手,道:“连忠勇伯府都不信这种事儿了!”
忠勇伯府是弘皙阿哥名义上的母族,都早就不抱这种幻想了,宁国府竟然还有这种想法,这宁府简直有毒。
“所以说,若是能守孝三年,消停一阵,许是会好些。”贾琏无奈的咧了咧嘴,似乎也觉得这种期望可能是将宁府高估了些。
“也只能这么盼着了。”石咏也无奈地想了想,印象中宁府在贾珍手上的时候是最混乱最肮脏的一段时间,家孝国孝之中也概莫能外。
“行,哥哥过来只为从你这儿打听一句话。茂行,咱们后会有期。”贾琏说着起身,匆匆作别,看样子还要再回府去张罗为贾敬治丧的事。石咏算了算,以他们家与贾府的关系,有可能也需要送上一份奠仪过去。
“琏二哥,”石咏见贾琏要走,忽然想提醒一句,若是见到两个姓尤的小姨子,就赶紧都嫁了吧别留着,可是他如今再见贾琏,却突然意识到,贾琏早已不是当初南下扬州时的那个纨绔子弟了,这世间的繁华与险恶都经过得多了,却渐渐明白生活本来的样子。
如此一想,石咏便放下了心,不再多说,只预先祝贾琏回山西时一路顺风。
果然,石咏与贾琏道别之后没有多久,宁府就有报丧的人将丧信送了出来。这正月未出,宁府已经要忙着治丧,确实是一件辛苦且晦气的事。但是亲朋一概念着敬老爷乃是“飞升”去了,算是一件“喜事”,且宁府的“孝子贤孙”们也不见多么悲恸,这丧事,便算作喜丧来办了。
宁府这里料理贾敬的后事,荣府因同出一脉,所以也无法置身事外。且不说宁荣二府,待进了二月,内务府明显忙碌起来。因康熙皇帝今年年届六十九岁。时人过寿,过九不过十,所以今年内务府要筹办预贺皇帝七十大寿的万寿节事宜。
原本在正月里康熙皇帝已经办了千叟宴。正月初二日,皇家在紫禁城中乾清宫前,设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官员年六十五岁以上者六百八十人。自康熙皇帝以下,在京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都出来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正月初五日,皇家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官员等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老人们共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
千叟宴办过,内务府便接到通知,说是今年三月间万寿节的庆典尽数在京郊畅春园举行。
石咏头两个月依旧将各种功夫花在郑家庄的营建之上,但是进了三月,十六阿哥见他手下靠谱的人不够,诸事实在忙不过来,只得又将石咏调去畅春园。石咏索性将家里人都接到树村,这样他依旧能够差事家庭两不误。
如今他已经从贾琏口中略知一些一捧雪的经历,晓得当初贾家还在金陵织造任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觊觎这只玉杯。但是此后那么多年,却再也没有人提起,直到前日里年羹尧见贾琏,才终于又问起了“一捧雪”这三个字。
一捧雪,和它所知的那些《天水冰山录》之外的宝藏,以及石家的二十把旧扇子,外人究竟知道多少,又都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呢?所以石咏无法置身事外,不得不随贾琏一道去看一看。
于是两人一道去了年府,贾琏递了帖子,只说年大将军昨日见问,他今日是来回话的。门房问过了贾琏名姓,就将贾琏与石咏二人一起带到了年府上一间空屋子里。两人一处坐了一会儿,就有上回来见贾琏的一名大管事出来见贾琏,还带了一名琉璃厂珍宝斋的老掌柜,姓孔。
这名孔掌柜却认得石咏,他日常使用的老花镜与放大镜,都是石咏替他置办的,因此孔掌柜没见过贾琏,先来向石咏行礼,还顺便帮年府管事介绍:“这位是我们古董行当里的行家,石大人。”
贾琏也帮着石咏向那位管事介绍:“上回年公所询的‘一捧雪’玉杯,下官回去查问了一番,却发现这枚玉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打碎,数年前下官将其交给了茂行,由他将这枚玉杯修起,如今便是这副模样。”
年府管事与孔掌柜听说“一捧雪”这样的宝物,竟又是被打碎,又是被修起的,都吃惊不小,一起聚过来看。孔掌柜见了那只盛放宝物的玻璃匣子,已经叹为观止,待石咏将经过修复的一捧雪玉杯取出来,托在手中,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终于得出结论:“是……真是‘一捧雪’,真是它……”
接着他万分惋惜地对贾琏说:“贾大人啊,这枚传世玉杯,怎么就被府上打碎了呢?”
贾琏挠挠后脑,说:“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总之我找到它的时候,就已经是碎片了。”
孔掌柜惋惜地摇了摇头,道:“这件东西,若是当初没有碎,放在我们珍宝斋寄卖,少说也能给您卖出一万两银子去,这么有名的东西……”他在打广告之余不忘顺便恭维一下石咏,“若是放在石大人他们那个拍卖行,行情更且不止这么些……可惜啊可惜啊,如今……什么都说不上了。”
石咏耳中听着孔掌柜大叫可惜,眼见着一捧雪那片碎片微微颤动,连忙又咳嗽几声,紧跟着向几人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冬日里烧了炕就一直嗓子发干,扰了各位了。”
余人都说没事。孔掌柜又仔细地将那玉杯的修补痕迹一一看过,道:“石大人这真是修得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可是……你为什么不将这最后一片碎片也一并修起呢?”
石咏当然不好说这是这枚文物本身自己的要求,只能斟酌着解释,说:“这玉杯碎了就是碎了,但即便是残缺的古物,在我眼中,也极具美感。为了让观者能感受到这种美感,我才刻意将这枚碎片单独摆放。其实将这最后一枚一起拼上,也是做得到的,但似乎便没有那么美了。”
年府的管事却似乎完全不在乎这古董的价值与美感,一味只关注这玉杯碎裂时的状况,絮絮地问了贾琏不少关于这玉杯被打碎时候的情形,包括当时织造府有没有将案子报给应天府等等,事无巨细。贾琏有的还记得,有的记不起了,只大约描述了一番。
管事便又转向石咏,问起石咏将这玉杯修起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样。石咏答:“能有什么异样呢?当时不过是捡了二十几片碎玉,随手拼了做耍的,也没曾想真能拼成一只玉杯的样子。哦,要说异样,只有这一件,”他伸手指着玉杯杯身上一条玉筋,道,“刚开始见这玉杯周身晶莹剔透,是稀世之珍,却没想到检查碎片,才发现这里有一条玉筋。若没有这条玉筋,这件器物放在我的拍卖行,可以拍到十万两;有了这条玉筋,就绝拍不了那么多了,最多四万两;可是偏又碎了……”
他言语中的惋惜溢于言表,旁边孔掌柜也一副心中暗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的表情。然而他们说的这些,贾琏和那管事却完全不懂。当真是隔行如隔山,石咏长长一番话,完全是鸡同鸭讲了。
年府管事咋舌半天,方应道:“请各位在此稍候,我去向年公禀报一声。”说着便去了,少时年羹尧过来。
这年羹尧一进屋,顾不上与贾琏石咏他们等人见礼,只淡淡瞥了一眼桌上摆着的“一捧雪”。
石咏只看他这一瞥之后的眼神,便知年羹尧对这只玉杯已经绝无兴趣。他规规矩矩地起身,站在贾琏身旁,一起与年羹尧见礼,只觉年羹尧的眼神飘过来,颇为随意地问:“又是你?”
石咏赶紧道:“是,早先在雍亲王府上就见识到了年大将军的风采,只恨无缘与年大将军多说两句……”他一番恭维话唠唠叨叨,如车轱辘似的便说了下去,身旁贾琏直侧目。年羹尧却不耐烦了,只淡淡地“嗯”了一声,随即转向贾琏。
“真是难为你,竟然费这么大的周折,将这东西送来。”年羹尧声音平平的,“不过既然已经送来,不如就留在年某人这里吧!”
石咏赶紧轻轻地咳嗽两声。
贾琏想了想,往石咏那边看去,见石咏无所谓地点了点头,便道:“难得年大将军对这件物事如此喜爱,请将军尽管收起。只恨当初那盗贼可恶,昔年竟将这样一枚珍物打碎了……”
他还未说完,年羹尧已经哈哈大笑,伸手拍拍贾琏的肩膀,故作亲热地说:“只是一个玩笑而已,阁下真当我年某人是这等贪图小便宜之人么?你既如此爽快,我又怎好夺人所爱,这枚物事,还是交还阁下吧!”
他说着对身旁的管事说:“替本将记下,贾府的这个小朋友,我算是交下了!”
这话说完,年羹尧举手告辞,没有半句废话。这边管事便也敦促着贾琏与石咏两个将东西收拾了出府。
两人走出年府,彼此对视一眼,这才松了一口气。贾琏释然地道:“这回总算没得罪这一位。”
说实话这石咏背后也是出了不少冷汗。他刚才就是赌年羹尧是出言相激,不是真心想要这枚玉杯,所以才怂恿贾琏大方了一把。但若是歪打正着,年羹尧顺水推舟地接受了,他可真的哭都没处哭去。
不过石咏刚才也不是全无把握地赌了一把,他是见到了年羹尧的眼神,便猜他已经对“一捧雪”完全失去了兴趣,开口向贾琏讨此物只是最后试探一把,看这东西在贾琏等人心中是否还有价值。若是“一捧雪”在贾家人眼里都已经没什么价值,年羹尧更加不会要。要知道,这年头,人情往来都是要还的,年羹尧怕才是懒得欠贾府什么人情,才会有这么一出“玩笑”。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关已经过了,年羹尧不会再强讨“一捧雪”了,石咏一颗心完全落了地。
贾琏当即将那只盛在玻璃匣子里的一捧雪交还给了石咏,道:“茂行,这东西理所当然该是你的。尽管拿去吧!”
石咏想起早先年府管事问过贾家在金陵织造时候的事情,便提醒贾琏在金陵暗中打听一下旧事,看看这消息是不是从金陵传扬出去,传到年羹尧耳中的。毕竟年羹尧是凤阳府人,故乡与金陵也不算很远。
贾琏应了,约定明日再见一回石咏,他需要再问一些其余的事。石咏哪有不应的,当下两人别过,石咏带着一捧雪,匆匆赶回椿树胡同小院去了。
第315章
待到石咏将盛着一捧雪的玻璃匣子抱回家, 刚好石喻来寻他说话。石咏便将玻璃囊匣抱至东厢,先去与石喻将家事都一一说过, 这才赶回东厢。
这会儿一捧雪也哭得差不多了。武皇的宝镜无奈地道:“朕怎么劝它都不听, 都说了咏哥儿指定是以退为进, 故作姿态以便绝了对方的指望。这不, 那边这才没有再强留它么……”
石咏一竖大拇指,心里赞这武皇虽没有亲见当时的情形,只是听一捧雪回来以后转述的只言片语, 就猜出了自己的全部心思。
一捧雪依旧委屈万分, 道:“咏哥儿还说我身上那一道玉筋,说没这道玉筋我能值十万两银子, 有了这道就只剩四万两了……怎么了?人家就不能有点儿个性了?”
石咏:……搞了半天是为了这个!
红娘也在旁边劝:“你看看你好好一个玉杯, 总该有点儿‘源自和氏璧,传世奇珍’的金贵样子, 如今却总哭哭啼啼的, 连人家安姐儿和沛哥儿都不如, 你羞也是不羞。”
还是这话有点儿效力,一捧雪被红娘捧了捧,心气儿稍微顺了些, 哭声也渐小。
可就在这时, 石咏一推东厢的桌面,一脸惊讶地站了起来。与此同时,武皇的宝镜吃惊地道:“咏哥儿……”
石咏耳边隐隐地传来木鱼响。
东厢里几件文物全部听见了外头的动静,连一捧雪也止了哭, 只听外头念了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那声音就如在耳边,听得如此真切。“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1!”
石咏一个激灵,披了外头的大衣裳,赶紧出门。依稀听见武皇的宝镜在背后说了句什么,但他也没顾上,径直出了椿树胡同,踏上琉璃厂大街,立在店铺林立的街道上两下里观望。果然见迎面行来一僧一道,癞头和尚手中敲着个木鱼,微闭着双眼,一面走,口中一面喃喃自语。但是石咏如今站在琉璃厂大街上,反而听不见木鱼声与适才的人语声了。
癞头和尚身边是个跛足道人,手中持着一柄铜镜。石咏紧紧地盯着那柄铜镜,只见铜镜上錾着“风月宝鉴”四个篆字。他只管傻看着,那跛足道人已经来到了石咏面前。大约上一回相见,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这回这跛足道人完全没将石咏认出来。相反,他冲石咏和善地道:“小哥是这琉璃厂收古董的吧!对不住,我这镜子可是宝贝,不卖!”
石咏:……
果然自己并非同道中人,自己当年收了两人的定金却没交货,这么多年之后,这一僧一道却认不出来了。
这一僧一道就这么从石咏身边经过,那和尚始终敲着木鱼,而道士偶尔会拉住个路人随口问道:“阁下可有冤业之症否?”
被拉住之人往往啐一口那道士,骂一句“有病”,然后匆匆离开。
石咏立在琉璃厂大街上,一直到这一僧一道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慢慢转回椿树胡同,回到东厢。
东厢里武皇的宝镜已经在自我检讨:“刚才那一刻,朕本来想让你带着朕这面镜子一道出去的。可是后来才想起,要是朕一起出去了,那一僧一道反而更容易发现咱们。”
石咏点点头:“他们又得了一面风月宝鉴,所以这一回不是来找你的,也不是来找我算旧账的……他们已经连我的样子都记不得了。”
不过石咏距离当初修武皇的宝镜那会儿已经确实多少有了些区别,当时他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人,如今他已经娶了亲,有了子女,将弟弟抚养成人,同时他的唇上也开始蓄起一点短须,免得他看上去太过稚嫩,没有半点官威。
“风月宝鉴啊……”武皇的宝镜也陷入沉思。
“你说说看,风月宝鉴,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想了半天,没有头绪,便突然发问。
石咏只能尝试回忆红楼原书中关于风月宝鉴的描述,想了半天只想起贾瑞那一段,但那一段实在有些不纯洁,他只能试图委婉地向东厢里的众物解释:
“那风月宝鉴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是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据说只能照反面,千万不可照正面。”
“但万一照了正面又会如何?”宝镜不依不饶地问。
“……这个,”石咏有点儿尴尬,只能斟酌着说,“比如有一名心中存了淫思邪念之人,照了反面,便见一只骷髅,但若是照正面,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佳人……”
“朕明白了!红粉骷髅!”石咏这样一提,武皇的宝镜已经将这因果全明白了,“这风月宝鉴镜中所见,颇含佛理,看来那警幻仙子也不是等闲之辈。”
但是宝镜明白了,其他人都还迷茫着,宝镜只得慢慢解释:“这宝鉴的正面,所映出的,便是人心中所存的渴望,如咏哥儿所举的例子,好色之徒,便自然见到一名美人,没准还能梦见与美人共赴巫山云雨什么的;但是那宝鉴的反面,才是真正以佛家万物无常的眼光去看待,红粉娇颜,待百年以后,不过一具骷髅而已。”
“所以这宝鉴只能照反面,看透了反面,便是看透了贪嗔痴念,若是只照正面,自是沉溺温柔乡无法自拔,这风月宝鉴,便没什么用了!”
说到这里,武皇的宝镜冷笑道:“朕倒不知道,朕的这面宝镜,竟还曾做这个用途。这和尚道士,施得好幻术。”
石咏想:不过总算可以放心了,此前宝镜所担心的一僧一道,看起来并不是专为宝镜而来的,他们甚至连石咏的样子都认不出来了。
“不过,要做这么一面宝鉴,也挺简单的。咏哥儿,当初你从朕这面镜子镜身上取下来的‘风月宝鉴’那几个字,如今还在吗?”
石咏听了心想:难不成武皇的宝镜还有兴趣再装一回风月宝鉴不成?
然而他却只能老实回答:“不在了。当时将那四个篆字卸下来之后,我明明记得将几个字放在桌上,回头去找就不见了。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后来我琢磨这可能就是封印什么的,一旦从镜身上取下来,就没有法力了。”
武皇的宝镜听了,终于“唔”的一声,道:“也无所谓了。只消知道这个道理,对方渴望着什么,你便给他看这东西于虚无处是什么样子,这效果便达到了。
石咏想想,也是。只是武皇的宝镜难道依旧有这个兴致,想要去充当风月宝鉴么?
第二日,石咏依约去见贾琏,但是等了一阵,贾琏始终未至,倒是兴儿匆匆赶来,对石咏行礼道:“石大爷,请您再稍等一会儿,我们爷马上就到。”
石咏赶紧问:“是府上出了什么事了么?”
兴儿已经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一面跑一面远远冲石咏摇手:“石大爷,我们府上没事,是东府敬老爷宾天了。”
石咏没想到贾琏回家几日,竟遇上了贾敬过世。想那贾府能出面操持事务的人本就少,贾琏还不得多帮着一二?即便这样,贾琏还惦记着要来见他,足见有要紧的事儿要与他说。
果然,少时贾琏过来,已经换了素服,见到石咏,连连为来迟而致歉,但是不知为何,石咏却总觉得贾琏面上稍许透出几分释然之色。
“伊都立大人已经准我留下来帮着料理一二。但是头七之后,我就要启程回山西去了。内子与孩子们都在山西,在京里待久了我放心不下。”
贾琏在石咏面前,总算是长长舒了一口气,稍许能说两句真心话:“我家东府那里,原本已经着实闹得不堪,但如今借着这办白事的缘故,许是能收敛一阵。”
原来宁国府贾珍那里,的确是每况愈下,府中奴才往往有借势行凶、作威作福的,贾珍也丝毫不管,只一味饮酒寻欢作乐。贾敬则一心想修个神仙,更加不理会家中俗务,一味修炼,以求飞升,如今终于飞升了。
石咏听贾琏说得虽然隐晦,但对宁府的不满已经无法掩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只有贾敬过世,贾珍等人守孝三年,或许才能将这些人稍许约束一二。
他只能点头道:“看着如今京中的情势,贵亲恰于此时治丧守孝,待三年之后再说,可能确实……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贾珍等人当真肯乖乖守孝么?
贾琏便低了头,小声问:“兄弟,哥哥这次回京,多少也听说了些那郑家庄的事,是否,是否那……”他一面问,一面伸出两个手指。
石咏点点头,贾琏便扭过头去,面上不知是喜是悲,隔了半晌,方道:“早年贾家在这位身上,付出甚多,如今回首,当真是不值得……”
这便是直承贾府早年曾经趟过夺嫡的浑水,如今看来,曾经的那些付出一起都付之东流了。
“……然而东府那边却还只信着弘皙阿哥!”贾琏小声说。
石咏只能搓搓手,道:“连忠勇伯府都不信这种事儿了!”
忠勇伯府是弘皙阿哥名义上的母族,都早就不抱这种幻想了,宁国府竟然还有这种想法,这宁府简直有毒。
“所以说,若是能守孝三年,消停一阵,许是会好些。”贾琏无奈的咧了咧嘴,似乎也觉得这种期望可能是将宁府高估了些。
“也只能这么盼着了。”石咏也无奈地想了想,印象中宁府在贾珍手上的时候是最混乱最肮脏的一段时间,家孝国孝之中也概莫能外。
“行,哥哥过来只为从你这儿打听一句话。茂行,咱们后会有期。”贾琏说着起身,匆匆作别,看样子还要再回府去张罗为贾敬治丧的事。石咏算了算,以他们家与贾府的关系,有可能也需要送上一份奠仪过去。
“琏二哥,”石咏见贾琏要走,忽然想提醒一句,若是见到两个姓尤的小姨子,就赶紧都嫁了吧别留着,可是他如今再见贾琏,却突然意识到,贾琏早已不是当初南下扬州时的那个纨绔子弟了,这世间的繁华与险恶都经过得多了,却渐渐明白生活本来的样子。
如此一想,石咏便放下了心,不再多说,只预先祝贾琏回山西时一路顺风。
果然,石咏与贾琏道别之后没有多久,宁府就有报丧的人将丧信送了出来。这正月未出,宁府已经要忙着治丧,确实是一件辛苦且晦气的事。但是亲朋一概念着敬老爷乃是“飞升”去了,算是一件“喜事”,且宁府的“孝子贤孙”们也不见多么悲恸,这丧事,便算作喜丧来办了。
宁府这里料理贾敬的后事,荣府因同出一脉,所以也无法置身事外。且不说宁荣二府,待进了二月,内务府明显忙碌起来。因康熙皇帝今年年届六十九岁。时人过寿,过九不过十,所以今年内务府要筹办预贺皇帝七十大寿的万寿节事宜。
原本在正月里康熙皇帝已经办了千叟宴。正月初二日,皇家在紫禁城中乾清宫前,设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官员年六十五岁以上者六百八十人。自康熙皇帝以下,在京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都出来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正月初五日,皇家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官员等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老人们共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
千叟宴办过,内务府便接到通知,说是今年三月间万寿节的庆典尽数在京郊畅春园举行。
石咏头两个月依旧将各种功夫花在郑家庄的营建之上,但是进了三月,十六阿哥见他手下靠谱的人不够,诸事实在忙不过来,只得又将石咏调去畅春园。石咏索性将家里人都接到树村,这样他依旧能够差事家庭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