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零之娇宠小辣妻_分卷阅读_24
夏喜平知道这人是谁了,人民纸箱厂的后勤科长孙保俊。
夏喜平确实动过去纸箱厂收边角料的心思。
她找人打听过,人民纸箱厂自己不生产纸板,都是从别的厂进的纸板,然后根据尺寸裁制成型,裁下的边角料,自己厂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品卖掉。
夏喜平想着,要是能把人民纸箱厂的这些边角料承包了,每天至少能进帐二十来块钱。
夏喜平打听出,这些事都归后勤上一个叫孙保俊的人管着,她没有人脉,也不知道怎样跟孙保俊搭上线,便抱着试一试的念头贸然去找了孙保俊,为示诚意,她还在供销社花了5块钱买了一条大前门。
哪知道人家孙保俊压根儿就没见她。
也是,她一个一点儿背景都没有的普通百姓,孙保俊咋能把她看在眼里?能坐到科长的位置上,估计他也不稀罕她这条大前门。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现实,在整个社会的架构中,站在最顶层的是国家干部,往下是工人,然后是农村,再往下,可能才轮得到生意人,而她只是一个收废品的,连个生意人都不算,孙保俊不见她,也很正常。
其实夏喜平也想过通过夏更群这个关系来搭上孙保俊,夏更群一直帮着她们在纸箱厂拿纸盒坯子,想来应该是有点门路的。
不过她又一想,夏更群从纸箱厂帮她们拿纸盒坯子,已经是帮了她们很大的忙了,她咋好意思一而再的麻烦他。
而且万一夏更群跟孙保俊不熟,她贸然提出来,不是叫夏更群为难吗?所以还是算了。
在孙保保俊这里吃了个闭门羹以后,夏喜平也绝了到纸箱厂收边角料的念头,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隔了这么久,孙保俊竟然主动跟她说这件事。
夏喜平心里还怪惊奇的,不过,她更高兴,便乐呵呵地回道,“孙科长,是有这么回事。”
“上次你找我的时候,我正忙,也没顾上见你,这样吧,明儿个开始,我们厂这些边角料,都包给你吧,明儿个上午你过来,找后勤孙有才,价格啥的你俩商量。”
夏喜平大喜过望,“我知道了,谢谢孙科长。”
孙保俊摆了摆手,“厂里现在忙的很,顾不上这些零碎事,包给你我们也省了不少事,所以你也不用谢我。”
孙保俊说完便回厂里去了。
夏喜平立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觉得浑身有了用不完的力气,觉得推着的自行车也一下子变得轻巧了。
第二天一大早,夏喜平没在村里收废品,而是拿了上次没送出去的大前门,径直去了人民纸箱厂。
虽说孙有才不是后勤科长,但有句老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跟孙有才处好关系,比跟孙保俊处好关系还要来得重要,必镜她以后主要打交道的人就是孙有才。
孙有才有二十五六岁,看着挺机灵的一个人。
夏喜平把那条大南门塞到孙有才怀里的时候,孙有才还有些惊讶,大概是没有想到夏喜平会送礼,必竟这次是他们主动找到夏喜平的,一般的人,可没这个见识。
而且大前门属于高档烟,是供销社里卖的最贵的,有烟票也要5毛钱一包,虽说现在各种票券没有以前卡的那么严了,没有烟票也能买到,不过要贵上很多,一包差不多要7毛钱,一条烟就要7块钱,一般的人家,谁舍得买这个啊,可夏喜平一出手就是一整条。
这说明,这姑娘会来事。
孙有才是得了孙保俊的特别叮嘱的,所以说啥也不收烟,夏喜平好说歹说的,他才收下了。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孙有才收了烟,对夏喜平更加和气,两人当下就定了价格,夏喜平按市价一斤5分钱来收,而且两人商量好,每天半下午的时候来收一次。
孙有才见夏喜平只有一辆自行车,善意地提醒夏喜平说,他们厂做纸箱的边角料,每天最少也有两三百斤,一辆自行车,一次最多能装一百来斤,两三百斤,怕是至少得跑三四趟,要是有辆人力三轮车就轻松多了。
夏喜平也希望有辆人力三轮车啊,可她问过了,一辆新的人力三轮车,最便宜的也要三十块钱,她现在手头并不宽裕,所以她不舍得啊。
夏喜平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不瞒孙大哥,我手头紧,暂时还没那么多钱买三辆车,到时候多跑两趟就是了,反正这儿离废品收购站又不是很远。”
孙有才挺热心,“前两天我听说我们厂要淘汰一辆三轮车,那辆车我见过,旧是旧了点,马马虎虎还能骑,我估磨着也要不了几个钱,你要是想要的话,我帮你去问问。”
夏喜平喜道,“那就麻烦孙大哥了。”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问问。”
孙有才说完便匆匆的走了,很快又骑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回来了,在夏喜平跟前停了下来。
这辆三轮车跟夏喜平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差不多,看着就有些年头了,不过看上去应该还能骑。
“你看,就是这辆,我刚才试了试,能骑,价格我也帮你问了,你要的话,5块钱。”
“孙大哥,我要了。”
夏喜平很爽快地付了钱,跟孙有才约好半下午的时候来收边角料,然后便走了。
有了人民纸箱厂这个大客户,又有了一辆三轮车,夏喜平觉着自己肯定是时来运转了,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程大爷,顺便把自行车还给程大爷。
夏喜平把“收废品”这个牌子往三轮车车把上一挂,把自行车放到三轮车上,然后便骑上三轮车去找程大爷去了。
骑到镇广播站的时候,迎面看到个姑娘,那姑娘看到了车把上挂的“收废品”的牌子,怔了怔,忍不住多看了夏喜平两眼,眼看着夏喜平要骑过去了,她在后面叫住了夏喜平。
“你收废品的是吧,正好我这里有些废品要卖。”
夏喜平有些犹豫,因为广播站离废品收购站比较近,所以夏喜平把这一片留给了程大爷,她基本上没在这一片收过废品。
夏喜平下了三轮车,“不是有个老大爷一直在这儿收吗?”
“以前是有,不过这两天我都没有看见他。”
程大爷两天没有出来,夏喜平倒也没有多吃惊,程大爷肯定是又想享清闲了。
“我看你三轮车上还是空的,正好把废品捎走吧。”
找上门的生意,夏喜平不能不收,她点了点头,跟着那姑娘往广播站走。
第四十五章 这人有点怪
夏喜平没想到这姑娘看着挺文静的一个人,实际上还挺爱说话,一边走一边跟夏喜平搭话,“我叫吴曼曼,你呢?”
“夏喜平。”
“你是哪个村的?”
“夏家寨。”
“收废品挺辛苦的吧?”
“有点,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吴曼曼犹豫了一下,“你有没有处对象啊?要是有的话,你成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你对象不心疼你吗?”
夏喜平觉着这个吴曼曼有些古怪,哪有见面就问人家有没有对象啊,必竟她俩压根就不熟。
吴曼曼怕夏喜平生气,赶紧解释道,“我就是一时好奇,你不愿意说就别说。”
夏喜平笑了,“没啥不能说的,我没处对象,不过,就算是处了对象,我有胳膊有腿的,也不会靠他养活。”
夏喜平说完,觉得吴曼曼紧绷的神情好象一下子松驰了下来,她让夏喜平在院子里等着,然后跑了出去,很快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拿了些纸板和几个玻璃瓶过来,一看就是临时找出来的。
夏喜平总觉着这人怪怪的,不过天下这么大,啥样的人都有,夏喜平也没有往深了想,收了那几张纸板和玻璃瓶后便走了。
就几张纸板和玻璃瓶,没必要往废品收购站送,夏喜平直接去了程大爷家。
夏喜平猜的不错,程大爷啥事都没有,纯粹就是想享两天清闲。
程大爷孤身一人,许是心里没啥盼头,所以收废品并不是很积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卖废品的钱只要够他吃喝的就行了。
夏喜平去的时候,程大爷正在侍弄他那半院子的花草,听夏喜平说了人民纸箱厂的事,程大爷挺为她高兴,还把刚买的一包猪耳朵拿了出来,非让夏喜平拿走不可,说是给夏喜平庆贺,夏喜平推让不过只好收下了。
有了三轮车代步,还靠上了人民纸箱厂这棵大树,头一天,光卖废品,夏喜平就入帐15块钱,把她高兴的不行,照这么下去,她一个月少说也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等到钱攒的多了,她想问问夏大柱,看能不能在村里买块宅基地盖房子,等到有了自己的屋子,她们娘儿仨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这天中午,夏喜平收了一车的废品,准备送到废品收购站去,路过食品厂的时候,听到有人叫她,她停下来一看,是石磊的大哥石梁。
石梁走了过来,“真是你啊。”
以前的夏喜平不爱说话,跟石梁石磊来往都少,所以原主跟石梁并不太熟悉,不过从原主留给她的记忆来看,石梁这个人对原主虽然不如石磊那么热情,可也没有象夏红娟那样冷淡,对原主的态度差不多介于石磊和夏红娟中间。
夏喜平礼貌地回了一句,“石梁哥下班了啊?”
石梁点了点头,看了看三轮车上塞的满满当当的废品,“收的还不少,挺累的吧?”
“开始的时候累,现在习惯了。”
“都这个点儿了,你还没吃饭吧?先跟我回家吃饭,完了再去忙。”
“我妈和小九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我就不去打扰你们了,石梁哥你赶紧回吧。”
“那行,回头得了闲,我去看看小九,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听你磊哥说小九长胖了不少。”
夏喜平乐呵呵地笑,“开始窜个了,吃的也比以前多了。”
俩人正说着闲话,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喊石梁的名字,声音听起来相当的不耐烦,“石梁,你看看都几点了,还在那儿啰嗦,你不回家了?”
夏喜平循声看过去,是石梁的媳妇钟莹莹。
钟莹莹是镇上的土著居民,又在食品厂的行政部门上班,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白领,所以她向来自视甚高,对石梁的那些乡下亲戚都不怎么喜欢,更何况是夏喜平这么一个收废品的,她更是不愿意搭理,甚至都不愿意靠近夏喜平,生怕被夏喜平传染了穷气似的。
“梁哥,嫂子在叫你呢,你赶紧回家吧,下午还要上班呢。”
石梁有些歉意地笑了笑,“那我走了,回头来家里玩啊。”
“好。”
石梁走了,夏喜平觉着有些好笑,这话说的,可真客套,原主以前都没去过他家,他连地址都不给,怎么去他家里玩?
夏喜平笑着摇了摇头,骑上三轮车走了。
钟莹莹脸上有些愠怒,看到石梁走过来了,生气道,“你现在好歹是保卫科的副科长,在厂里也算是有头有脸了,怎么还是一点儿都不注意形象?这会儿正是下班的时间,你往厂门口一站,跟一个收废品的扯个没完,其他领导看见了,会对你有什么看法,你想过没有?”
“她是三舅家喜平,又不是旁人,我看见了,总不能当做不认识,一声不吭的走开吧。”
钟莹莹冷笑道,“我知道她是夏喜平,她现在的名声多响啊,家里但凡有个农村亲戚的,就没有不知道她的,有这么一个亲戚,你觉得很有脸面是吧?要不要拿大喇叭在厂里吆喝几声?”
石梁不吭声了,夏喜平的那些事,上回他回去的时候,他妈跟他提过,以他对夏喜平的了解,他是不大相信,不过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要是夏喜平行的端走的正,那些闲言碎语咋会找上她?
不过夏喜平终归是他的亲戚,为了面子着想,他也不会当面承认夏喜平名声臭,可他又不敢帮着夏喜平说话,只好胡乱回道,“今儿个就是偶尔碰上说了两句话,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着呢。”
见钟莹莹好象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石梁又赶紧补充道,“以后我见了她,远着点就是了。”
钟莹莹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一些。
石梁和钟莹莹就住在食品厂的家属院,从厂里到家属院,步行也就五六分钟的路,所以俩人都是步行回去。
走了几步路,钟莹莹突然想起一件事,“小军6月底结婚,家里已经开始给他准备了,这段日子妈太忙,没时间带冉冉,你让你妈过来带冉冉吧。”
钟莹莹的爸在供销社上班,钟母是家庭妇女,冉冉出生后,基本上都是她带冉冉。
钟母带冉冉,即使有些地方不合钟莹莹的意,钟莹莹也不会说啥,可要是夏红娟来带冉冉。。。。
石梁有些头疼。
夏喜平确实动过去纸箱厂收边角料的心思。
她找人打听过,人民纸箱厂自己不生产纸板,都是从别的厂进的纸板,然后根据尺寸裁制成型,裁下的边角料,自己厂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品卖掉。
夏喜平想着,要是能把人民纸箱厂的这些边角料承包了,每天至少能进帐二十来块钱。
夏喜平打听出,这些事都归后勤上一个叫孙保俊的人管着,她没有人脉,也不知道怎样跟孙保俊搭上线,便抱着试一试的念头贸然去找了孙保俊,为示诚意,她还在供销社花了5块钱买了一条大前门。
哪知道人家孙保俊压根儿就没见她。
也是,她一个一点儿背景都没有的普通百姓,孙保俊咋能把她看在眼里?能坐到科长的位置上,估计他也不稀罕她这条大前门。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现实,在整个社会的架构中,站在最顶层的是国家干部,往下是工人,然后是农村,再往下,可能才轮得到生意人,而她只是一个收废品的,连个生意人都不算,孙保俊不见她,也很正常。
其实夏喜平也想过通过夏更群这个关系来搭上孙保俊,夏更群一直帮着她们在纸箱厂拿纸盒坯子,想来应该是有点门路的。
不过她又一想,夏更群从纸箱厂帮她们拿纸盒坯子,已经是帮了她们很大的忙了,她咋好意思一而再的麻烦他。
而且万一夏更群跟孙保俊不熟,她贸然提出来,不是叫夏更群为难吗?所以还是算了。
在孙保保俊这里吃了个闭门羹以后,夏喜平也绝了到纸箱厂收边角料的念头,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隔了这么久,孙保俊竟然主动跟她说这件事。
夏喜平心里还怪惊奇的,不过,她更高兴,便乐呵呵地回道,“孙科长,是有这么回事。”
“上次你找我的时候,我正忙,也没顾上见你,这样吧,明儿个开始,我们厂这些边角料,都包给你吧,明儿个上午你过来,找后勤孙有才,价格啥的你俩商量。”
夏喜平大喜过望,“我知道了,谢谢孙科长。”
孙保俊摆了摆手,“厂里现在忙的很,顾不上这些零碎事,包给你我们也省了不少事,所以你也不用谢我。”
孙保俊说完便回厂里去了。
夏喜平立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觉得浑身有了用不完的力气,觉得推着的自行车也一下子变得轻巧了。
第二天一大早,夏喜平没在村里收废品,而是拿了上次没送出去的大前门,径直去了人民纸箱厂。
虽说孙有才不是后勤科长,但有句老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跟孙有才处好关系,比跟孙保俊处好关系还要来得重要,必镜她以后主要打交道的人就是孙有才。
孙有才有二十五六岁,看着挺机灵的一个人。
夏喜平把那条大南门塞到孙有才怀里的时候,孙有才还有些惊讶,大概是没有想到夏喜平会送礼,必竟这次是他们主动找到夏喜平的,一般的人,可没这个见识。
而且大前门属于高档烟,是供销社里卖的最贵的,有烟票也要5毛钱一包,虽说现在各种票券没有以前卡的那么严了,没有烟票也能买到,不过要贵上很多,一包差不多要7毛钱,一条烟就要7块钱,一般的人家,谁舍得买这个啊,可夏喜平一出手就是一整条。
这说明,这姑娘会来事。
孙有才是得了孙保俊的特别叮嘱的,所以说啥也不收烟,夏喜平好说歹说的,他才收下了。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孙有才收了烟,对夏喜平更加和气,两人当下就定了价格,夏喜平按市价一斤5分钱来收,而且两人商量好,每天半下午的时候来收一次。
孙有才见夏喜平只有一辆自行车,善意地提醒夏喜平说,他们厂做纸箱的边角料,每天最少也有两三百斤,一辆自行车,一次最多能装一百来斤,两三百斤,怕是至少得跑三四趟,要是有辆人力三轮车就轻松多了。
夏喜平也希望有辆人力三轮车啊,可她问过了,一辆新的人力三轮车,最便宜的也要三十块钱,她现在手头并不宽裕,所以她不舍得啊。
夏喜平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不瞒孙大哥,我手头紧,暂时还没那么多钱买三辆车,到时候多跑两趟就是了,反正这儿离废品收购站又不是很远。”
孙有才挺热心,“前两天我听说我们厂要淘汰一辆三轮车,那辆车我见过,旧是旧了点,马马虎虎还能骑,我估磨着也要不了几个钱,你要是想要的话,我帮你去问问。”
夏喜平喜道,“那就麻烦孙大哥了。”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问问。”
孙有才说完便匆匆的走了,很快又骑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回来了,在夏喜平跟前停了下来。
这辆三轮车跟夏喜平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差不多,看着就有些年头了,不过看上去应该还能骑。
“你看,就是这辆,我刚才试了试,能骑,价格我也帮你问了,你要的话,5块钱。”
“孙大哥,我要了。”
夏喜平很爽快地付了钱,跟孙有才约好半下午的时候来收边角料,然后便走了。
有了人民纸箱厂这个大客户,又有了一辆三轮车,夏喜平觉着自己肯定是时来运转了,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程大爷,顺便把自行车还给程大爷。
夏喜平把“收废品”这个牌子往三轮车车把上一挂,把自行车放到三轮车上,然后便骑上三轮车去找程大爷去了。
骑到镇广播站的时候,迎面看到个姑娘,那姑娘看到了车把上挂的“收废品”的牌子,怔了怔,忍不住多看了夏喜平两眼,眼看着夏喜平要骑过去了,她在后面叫住了夏喜平。
“你收废品的是吧,正好我这里有些废品要卖。”
夏喜平有些犹豫,因为广播站离废品收购站比较近,所以夏喜平把这一片留给了程大爷,她基本上没在这一片收过废品。
夏喜平下了三轮车,“不是有个老大爷一直在这儿收吗?”
“以前是有,不过这两天我都没有看见他。”
程大爷两天没有出来,夏喜平倒也没有多吃惊,程大爷肯定是又想享清闲了。
“我看你三轮车上还是空的,正好把废品捎走吧。”
找上门的生意,夏喜平不能不收,她点了点头,跟着那姑娘往广播站走。
第四十五章 这人有点怪
夏喜平没想到这姑娘看着挺文静的一个人,实际上还挺爱说话,一边走一边跟夏喜平搭话,“我叫吴曼曼,你呢?”
“夏喜平。”
“你是哪个村的?”
“夏家寨。”
“收废品挺辛苦的吧?”
“有点,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吴曼曼犹豫了一下,“你有没有处对象啊?要是有的话,你成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你对象不心疼你吗?”
夏喜平觉着这个吴曼曼有些古怪,哪有见面就问人家有没有对象啊,必竟她俩压根就不熟。
吴曼曼怕夏喜平生气,赶紧解释道,“我就是一时好奇,你不愿意说就别说。”
夏喜平笑了,“没啥不能说的,我没处对象,不过,就算是处了对象,我有胳膊有腿的,也不会靠他养活。”
夏喜平说完,觉得吴曼曼紧绷的神情好象一下子松驰了下来,她让夏喜平在院子里等着,然后跑了出去,很快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拿了些纸板和几个玻璃瓶过来,一看就是临时找出来的。
夏喜平总觉着这人怪怪的,不过天下这么大,啥样的人都有,夏喜平也没有往深了想,收了那几张纸板和玻璃瓶后便走了。
就几张纸板和玻璃瓶,没必要往废品收购站送,夏喜平直接去了程大爷家。
夏喜平猜的不错,程大爷啥事都没有,纯粹就是想享两天清闲。
程大爷孤身一人,许是心里没啥盼头,所以收废品并不是很积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卖废品的钱只要够他吃喝的就行了。
夏喜平去的时候,程大爷正在侍弄他那半院子的花草,听夏喜平说了人民纸箱厂的事,程大爷挺为她高兴,还把刚买的一包猪耳朵拿了出来,非让夏喜平拿走不可,说是给夏喜平庆贺,夏喜平推让不过只好收下了。
有了三轮车代步,还靠上了人民纸箱厂这棵大树,头一天,光卖废品,夏喜平就入帐15块钱,把她高兴的不行,照这么下去,她一个月少说也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等到钱攒的多了,她想问问夏大柱,看能不能在村里买块宅基地盖房子,等到有了自己的屋子,她们娘儿仨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这天中午,夏喜平收了一车的废品,准备送到废品收购站去,路过食品厂的时候,听到有人叫她,她停下来一看,是石磊的大哥石梁。
石梁走了过来,“真是你啊。”
以前的夏喜平不爱说话,跟石梁石磊来往都少,所以原主跟石梁并不太熟悉,不过从原主留给她的记忆来看,石梁这个人对原主虽然不如石磊那么热情,可也没有象夏红娟那样冷淡,对原主的态度差不多介于石磊和夏红娟中间。
夏喜平礼貌地回了一句,“石梁哥下班了啊?”
石梁点了点头,看了看三轮车上塞的满满当当的废品,“收的还不少,挺累的吧?”
“开始的时候累,现在习惯了。”
“都这个点儿了,你还没吃饭吧?先跟我回家吃饭,完了再去忙。”
“我妈和小九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我就不去打扰你们了,石梁哥你赶紧回吧。”
“那行,回头得了闲,我去看看小九,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听你磊哥说小九长胖了不少。”
夏喜平乐呵呵地笑,“开始窜个了,吃的也比以前多了。”
俩人正说着闲话,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喊石梁的名字,声音听起来相当的不耐烦,“石梁,你看看都几点了,还在那儿啰嗦,你不回家了?”
夏喜平循声看过去,是石梁的媳妇钟莹莹。
钟莹莹是镇上的土著居民,又在食品厂的行政部门上班,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白领,所以她向来自视甚高,对石梁的那些乡下亲戚都不怎么喜欢,更何况是夏喜平这么一个收废品的,她更是不愿意搭理,甚至都不愿意靠近夏喜平,生怕被夏喜平传染了穷气似的。
“梁哥,嫂子在叫你呢,你赶紧回家吧,下午还要上班呢。”
石梁有些歉意地笑了笑,“那我走了,回头来家里玩啊。”
“好。”
石梁走了,夏喜平觉着有些好笑,这话说的,可真客套,原主以前都没去过他家,他连地址都不给,怎么去他家里玩?
夏喜平笑着摇了摇头,骑上三轮车走了。
钟莹莹脸上有些愠怒,看到石梁走过来了,生气道,“你现在好歹是保卫科的副科长,在厂里也算是有头有脸了,怎么还是一点儿都不注意形象?这会儿正是下班的时间,你往厂门口一站,跟一个收废品的扯个没完,其他领导看见了,会对你有什么看法,你想过没有?”
“她是三舅家喜平,又不是旁人,我看见了,总不能当做不认识,一声不吭的走开吧。”
钟莹莹冷笑道,“我知道她是夏喜平,她现在的名声多响啊,家里但凡有个农村亲戚的,就没有不知道她的,有这么一个亲戚,你觉得很有脸面是吧?要不要拿大喇叭在厂里吆喝几声?”
石梁不吭声了,夏喜平的那些事,上回他回去的时候,他妈跟他提过,以他对夏喜平的了解,他是不大相信,不过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要是夏喜平行的端走的正,那些闲言碎语咋会找上她?
不过夏喜平终归是他的亲戚,为了面子着想,他也不会当面承认夏喜平名声臭,可他又不敢帮着夏喜平说话,只好胡乱回道,“今儿个就是偶尔碰上说了两句话,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着呢。”
见钟莹莹好象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石梁又赶紧补充道,“以后我见了她,远着点就是了。”
钟莹莹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一些。
石梁和钟莹莹就住在食品厂的家属院,从厂里到家属院,步行也就五六分钟的路,所以俩人都是步行回去。
走了几步路,钟莹莹突然想起一件事,“小军6月底结婚,家里已经开始给他准备了,这段日子妈太忙,没时间带冉冉,你让你妈过来带冉冉吧。”
钟莹莹的爸在供销社上班,钟母是家庭妇女,冉冉出生后,基本上都是她带冉冉。
钟母带冉冉,即使有些地方不合钟莹莹的意,钟莹莹也不会说啥,可要是夏红娟来带冉冉。。。。
石梁有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