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河套的开发(1)
  已经到了七月末了,云中郡的田园,一片丰收的喜悦。
  但邵荣此刻却正在家里打包着自己的行礼。
  四十年前,邵荣的祖父犯法,被判处流刑,从遥远的南方下邳,流放到了这云中郡戍边。
  最终,邵氏在云中落地生根。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今日的邵氏家族,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家族。
  今天的邵氏,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四十多口人的大家族。
  而家族的兴盛,带来了问题——土地不够了!
  当初,邵荣的祖父被流放至此后,就被编入了云中郡的郡兵。
  这也是当时,多数被流放者的最终命运。
  此后二十年,云中郡成为了汉匈战争的焦点、热点。
  汉匈两国精锐,曾经六次会战于云中城外,靠着云中郡守魏尚的努力,云中城一直屹立不倒。
  而邵荣的祖父,也在战争中不断积功,最终,升为司马,得到了公大夫的爵位。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边民的极限了。
  再往上,就需要有人赏识和提拔。
  所以,在服役二十年后,邵荣的祖父从司马职位上退下来,到了云中城外的这个乡中居住。
  那个时候,云中郡依然在执行着授田政策。
  邵荣的祖父由是分到了,属于他的九百亩田和一套九宅的院子。
  在当时,邵氏家族是方圆百里内也算是一个富裕的家族。
  但可惜,时过境迁。
  十年前,邵荣的祖父过世。
  为了操办丧事,邵氏的积蓄几乎花掉了大半。
  然后,就是分家。
  按照汉律《户律》和历代天子的诏命规定,汉室执行爵位递降制度。
  列侯以下,世代都要递减。
  邵荣的祖父,只是爵位等级体系里的第九级公大夫。
  于是,其长子递减为官大夫。
  其余诸子,递减为大夫。
  在财产分割上,当年,邵氏共有五子三女。
  嫡长子和嫡子、嫡女,先拿走了七成。
  剩下的三成,分作两份,分给了邵荣的父亲和叔叔。
  分到邵荣父亲手里的土地,甚至已经不足一百亩了。
  而偏偏,邵父生了三个子女,并且在去年相应天子号召,又生了一个儿子。
  这就意味着,作为次子,并且已经有十八岁的邵荣,必须在现在开始就寻找出路。
  一般来说,类似邵荣这样的边民家庭的庶子,未来,基本上都是只能去那些边塞里的大户人家,给他们当家臣或者佃农。
  譬如邵荣的发小,邻居家的那两个孩子,就在今年春天,去了邻乡的王氏家族,给老王家的两个儿子当护卫。
  老实说,这样的出路,确实不错。
  边塞之民,自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就像邵荣,无论是骑马,还是在马上开弓,都似模似样。
  而且,他还能熟练使用各种长短弓箭,懂得修理和维护弩机。
  另外,他的身材比较高大,虽然才十八岁,但就已经有七尺五寸高了。
  在始傅之前,他是有希望长到八尺的。
  而身高八尺的丈夫,哪怕是在云中郡,也是抢手的人才。
  像是邻乡的王氏,甚至是郡城里的魏家,都会对这样的壮士,有所优待,甚至,可能折节下交。
  因为,所有身高八尺,并且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下的男子,都有机会参与胸甲骑兵的选拔。
  一旦选上,那就跟城里面的公子考上了考举一样,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去年,邵荣的堂兄邵正被选入了羽林卫,全乡都敲锣打鼓,连摆了三天流水席庆祝,甚至,郡城的几位明府都屈节来乡里祝贺。
  郡城之中,甚至有一位祖上曾经贵至关内侯的士族,将其嫡女许配给了邵荣的堂兄。
  这简直是邵荣这辈子最大的刺激了。
  在那一刻,邵荣就发誓,自己也要出人头地。
  像堂兄那样风光、骄傲,给家族争光——最重要的是,他也想要娶一位贵人家的小娘。
  但邵荣深知,自己的家里,经济非常拮据。
  若非这几年,天子善政不断,给边郡百姓,不断减轻负担,汉军更是不断胜利,带回了大量财富,而他父亲更是有幸曾经被选入民夫,为大军输送粮草,捞了些赏赐。
  家里的生活,才稍微宽松了一些。
  让他不至于饿肚子。
  但,邵荣更知道,弟弟妹妹,长的飞快,很快,他们就会需要更多的食物,更多的粟米。
  家里面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让自己可以顿顿吃饱。
  更别提隔三差五,吃些肉食了。
  而他要长高、长壮,长结实,就必须吃饱肚子,甚至必须吃肉!
  而想要吃肉,就只能富贵险中求。
  将包裹包好,邵荣再一次审视了一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简陋但温馨的家。
  然后,他就背起包裹,拿上母亲今天早上做好的几个面饼,推开了房门。
  在门口,邵荣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闷不做声的蹲在门槛上,叹着气,而母亲则抱着刚刚出生的幼弟,在一旁抽泣着。
  这让邵荣一时间竟然挪不动脚步。
  但他知道,自己不得不走。
  大兄在去年就已经成家了,还生下了儿子。
  在北地边郡的农民之家,当长子成家后,已经成年的弟弟,就要去自谋生路,自立门户。
  这既是官府的需求,也是人民的传统。
  北方人也就已经习惯于此。
  再怎么不舍,再怎么不愿,邵荣也必须离开父母,自己去闯荡世界。
  他背着包裹,走到父母面前,重重的跪下来,磕头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不孝子今日要出远门,但求泰一庇佑二老!这三五年,儿子恐怕都不能按时回家探望,还请二老恕儿子不孝!”
  说着他就连磕三个重重的头。
  他母亲见了这个场面,哭的更厉害了。一个劲的拉着父亲的衣袖,企图做最后的哀求。
  但父亲,却只是一个劲的唉声叹气。
  没有办法,这就是边郡底层农民的现实。
  家里的土地,只够养活一家人。
  准确的说,只能传给长子。
  而庶子,则只能也必须去自寻出路。
  不然,若一大家子,都只靠这百亩甚至不到百亩的土地,全家都要挨饿。
  “阿仲啊……”父亲站起来,扶起邵荣,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路上小心,到了那边,给我捎个信……”
  邵荣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母亲身边,望着已经渐渐老迈的母亲,他再次跪下来,重重的磕头,拜道:“儿子将要前往河南,母亲大人,还请多多保重!”
  说完,邵荣就坚定不移的迈开脚步。
  他害怕,再这样,他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就要崩溃。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一直走到身后母亲的哭声再也听不到了。
  他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两行眼泪,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流了下来。
  一直走到村口,邵荣才停下脚步,最后一次回望了家乡的模样,并将之深深的记忆到大脑之中。
  他知道,自己永世也不会忘记今天此刻的情景。
  ………………………………………………
  半个时辰后,邵荣走到了乡中的游徼所。
  这里,已经集合了大约三十多个人。
  都是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年轻人,甚至有许多人,邵荣都认得。
  基本上,这些年轻人都是本乡的庶子、次子,不能继承家业,只能自寻出路的人。
  而且,很显然,大家选择的出路,都是相同的。
  年轻人到了一起,自然免不得打打闹闹。
  过了一会,游徼所的大门被人打开了。
  一个穿着甲胄的军人,走到了众人面前。
  邵荣和他的伙伴们,连忙安静下来,并且立刻排出了整齐的队形,昂首挺胸,争取将最好的面貌,展现给这位从郡城来的军人。
  这军人在众人面前走了几次,将邵荣等人全部打量了一番,然后才满意的点点头。
  “圣天子开恩,怜悯尔等边民,生活不易,无有田宅,为免尔等走上歧途,圣命特许尔等自愿前往河套之地屯垦、受训!”这军人带着些傲慢的口吻说道:“事先与尔等说明,这屯垦团,若是入了,就如军中,一切以军法从事!”
  “每日日出而起,受其军训,食后劳作,至夜幕方得归营,所有人皆需服从军法和管制!”
  “吾要告知尔等,这屯垦团是极苦的,吃不得这个苦的人,现在还可以离开,一旦现在不离开,今后就不许离开了,擅自离开者,视为逃兵!”
  “尔等都明白了吗?”
  邵荣等人,自然早就已经知道了相关制度。
  事实上,早在去年,王师收复了河间之地后,这屯垦团之制,就已经被村亭里的亭长和里正,翻来覆去的讲了许多遍了。
  屯垦团之民,全部都是半军半民。
  在五年之内,屯垦团的成员,都必须服从分配和管理。
  在军队和官员的组织下,进行开荒、耕作,每日还必须接受军事训练。
  违反屯垦团的规定和制度,都要受到军法处置。
  在安东那边,数百人因为违反了屯垦团的法律而丧命。
  除此之外,在这五年内,所有屯垦团成员,都不会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财产。
  最多也就是年终的时候,能发点奖励。
  从这些条件来看,屯垦团真正是凶途,但凡有得选择,没有人会选这条道路。
  然而,这屯垦团的制度,在如今天下,被人们视为天子的仁政、善政。
  是当今圣天子怜悯天下无地贫民不能安生而特别给出的优惠政策和出路。
  自然,不会没有优点。
  在这些条件背后,却是更多让人梦寐以求的优惠政策。
  首先,在屯垦团耕作满五年,只要在这中间没有违反制度,没有偷懒,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五年的表现,获得相应的土地。
  在安东那边,甚至有许多人,得到了足足五百亩上田以及一整套宅邸,甚至耕牛挽马。
  五年辛苦,就可以换得一个远在小康之上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贫民来说,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况且,屯垦团,可不仅仅只有这样的程度。
  邵荣可是听说了,圣天子为了照顾他的子民,特地在屯垦团里安插了大量的技术官员。
  有农稷官,手把手教人种地。
  经过这些人的指点,土地亩产都要比其他人高一成以上。
  另外,屯垦团里还有专门教导人学习铁匠、木匠、泥瓦匠甚至是医术的教官。
  只要你够机灵,同时够勤快,就可以被选上,去学习这些技能。
  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学习。
  学会了以后,这门技术就足可以成为传家的技术。
  成为子孙后代的依凭啊!
  是以,如今,天下知道屯垦团制度和情况的底层年轻人,无不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屯垦团里。
  那安东太远,而且太冷,从云中去往安东,要走几千里,路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所以,尽管北地和云中的军民都很眼热,但却没有几个人有那个胆子和魄力去赌。
  而,这河间地,如今被改称为河套的新疆土,在传出了天子也要仿照屯垦团制度的消息后,整个北方的年轻人都轰动了。
  安东的财富神话和那些励志故事,这些年来可是激励了许多人。
  甚至有云中人,不远万里,冒着种种危险,前往安东。
  现在,一个在家门口的机会,摆在了人们眼前,谁不激动?谁不想去?
  但对邵荣来说,此去屯垦团,却不是为了土地和宅舍——若是想要这些东西,他可以去给那些将门公子做家臣、亲兵,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得到。
  更不是为了学技术,当然,技术也是很让他心动的。
  但却还没有让他疯狂。
  真正让他如此不惜一切甚至早早就打定了主意,说服了家人,怎么样也要参加屯垦团的原因是因为——每一个屯垦团,都会相关的军队,密不可分。
  如细柳营、飞狐军这样的英雄军队,天子的利刃和利剑,都会倾向于从自己的屯垦团里培养和选拔胸甲骑兵。
  一旦被看中,被选中,立刻就会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最终,去到细柳营,去到飞狐军,甚至去到羽林卫、虎贲卫这样的光荣部队,成为大汉帝国最强的军队的一员。
  而这些消息是邵荣从一位去年从前线受伤,被送到他家疗养了一段时间的棘门军的军官嘴里听说的。
  在得知这个事情后,邵荣立刻就坚定了自己要去屯垦团的决心。
  “大丈夫即生于世,自当轰轰烈烈,安得蝇营狗苟!”想着那位军官对自己说过的话,邵荣就握紧了拳头。